Sunday, June 15, 2008

讀書心得:陪他一段




從小說的名字大概就可以預知這不是一個happily ever after的故事。 



不只如此,蘇偉貞的「陪他一段」對我來說簡直是個震撼教育,

第一次讀這篇小說約是在我大二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已經愛上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啦,雖然對於此類小說抓住人心的悲劇性結構有所準備,但是以愛情或女性主義為主軸的作品倒是看的不多,直到翻開書我才發覺這的確是我所陌生的語言,彷彿不小心闖入什麼未知的世界,冷冷的筆觸,主角被塑造成出的聖潔形象,還有我未曾深思過,愛情殘忍冷酷的那一面。



簡單的交代小說的劇情也不過就是女子奮不顧身的愛上一個把她當作暫時代打的男人,然後在不對等的愛情裡把這男人寵壞了,末了終於因為情人的背叛而自殺的故事,其實這樣的故事在這個城市裡一點也不特別。



 對,類似的故事很多,在愛情的食物鍊裡就是有人永遠都是被啃食的體無完膚的那一群,一部預先知道悲劇結局的電影,文中主角只取一瓢飲的為了自己認定的愛情而活,也許這是她的錯位,懷抱著純粹的情感卻自願愛上不對的人,然後在注定不孕的愛情裡一次次受傷。 



但過程中女主角不斷地心甘情願的自苦和隱忍,明知不可而為之,即使到所有錯置的溫情都已經過期的最後,卻仍然因為可憐自己的可憐而繼續對這段愛戒斷不能的情感表現,還是讓身為讀者的我每閱讀一行句子都覺得快要窒息-而作者書寫的語調依然冷靜而細密。



「我需要很多很多的愛」 -他說。



 也許她只是愛上了同樣對愛饑渴欲死的自己的影子,愛的本質與對象不知在什麼時候扭曲了,有些人需要愛,有些人需要被愛,最可悲的是我們常常分不清楚自己所追尋的是愛還是那種被需要的感覺。 



「她習慣了獨自擋住寂悶不肯撤離,現在,沒有什麼理由再堅守了。她真像坐在銀幕前看一場自己主演的愛情大悲劇,拍戲時是很感動,現在,抽身出來,那場戲再也不能令她動心,說不定這卻是她的代表作。」



 原來對於愛情的描寫可以是這樣濃烈又縝密的情感累積,因為自己並不是對待生活那麼認真的人,這種近乎自虐的犧牲奉獻也和我的價值觀很不相同,許多時候都想要把書擱下來揍人,把主角一棒打醒,我可以理解在自己傷口灑鹽的感覺有時候真是挺爽的,但繼續自苦下去的理由說到底也不過就是自戀罷了-愛上自己的悲劇,也許我們都該設好一個停損點以免輸了愛情還賠上自己(又或許愛情本來就是無上限的豪賭?)。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老實說這本小說讓我看的很累-總覺得看完後心理年齡被迫老了幾歲,卻也得以藉此更能理解一些人對感情的想法和執著,我覺得是很好的經驗,作者文字與敘事鋪陳的功力絕對是一流,就是這樣的小說讓我們能夠看著另外一種生活的可能,對那些我所無法理解的行為多一些體諒,也許能夠藉此警惕自己,趨吉避凶? 



「那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在你眼前过去,却不干你的事,很痛快。」 



故事寫的很美,不過放下書的時候絕對是會痛就對了。



--

簡體版 陪他一段


1 comment:

自來也~ said...

喔~

如果是個傷心的故事

我還是不要看好了~

話說last friend大結局了 下星期還有番外篇

不過目前網路上還什麼都沒有就是了

也許下下禮拜找到的話 就會說服妳看喔~

記得把時間空下來看日劇啊